免费操屄电影|一级一级黄片|色网站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亚洲综合色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公益人展示 >> 內容

湖北省孝昌余仁俊-事跡展示46--全國百家公益組織負責人評選展示

時間:2019-6-15 4:22:21 點擊:

湖北省孝昌余仁俊-事跡展示46--全國百家公益組織負責人評選展示

新時代公益網湖北站(公益記者恒心)湖北省孝昌余仁俊-事跡展示46--全國百家公益組織負責人評選展示


樂善好施的參戰老兵—余仁俊


余仁俊,1958年出生在湖北孝昌縣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1976年底應征入伍,1979年參加自衛還擊作戰,火線入黨,榮立三等戰功,1980年底退伍,退伍后,他保持軍人本色,吃苦耐勞,拼搏進取,事業有成,甚至當上了“老總”。為還原戰火歲月的那段歷史,他四處奔波,花光自己的積蓄,三次出版《戰火歲月》。退休后,他本可以過著衣食無憂、頤養天年的好日子。可他懷揣感恩之心,當起了慈善的愛心使者,創建和帶領他的團隊——孝昌縣志愿者聯合會,致力于扶貧濟困、奉獻愛心等公益慈善事業,成為遠近聞名的老兵志愿者。

胸懷報國志  踴躍當“大兵”

1958年3月某天,余仁俊出生在湖北孝感縣花園公社松林管理區(現孝感市孝昌縣開發區)余陳家河七隊一個農民家庭,余家非常貧困,破爛的房子,四面透風,而且這房子還是借住的,屋頂的瓦片隨時可能掉下來,泥土砌成的墻面已經傾斜,好像用力一推就會坍塌。余家也擔心養不活他。但他的父母又不忍心將其送人,只好含辛茹苦地將其養大。小小年經就暗暗發誓:“這輩子,一定要把眼前的泥土墻修建成磚墻。”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年少的余仁俊非常懂事,一邊幫父母料理家務,一邊認真讀書,村民們都夸他是個“聰明伢”,是塊讀書的好料子。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不僅家里當時沒錢,更是遇上了“讀書無用論”的荒唐年代,學校管理混亂,余仁俊只好中途輟學。但他一輩子總在為不能多讀點書,不能上高中、大學而遺憾!

由于生活所迫,也為了能吃飽飯,改變自己的命運,余仁俊選擇了當兵之路。1976年10月,冬季征兵工作一開始,年僅18歲的余仁俊積極報名應征,通過嚴格的政審和體檢,終于穿上了令人羨慕的綠軍裝,光榮地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進入部隊后,這個懵懂無知的毛頭小伙嚴于律己,時刻用軍人風范約束自己,很快實現了從社會青年到合格戰士的轉變。1979年2月,對越自衛還擊戰在我國廣西、云南邊境打響。余仁俊所在的43軍127師381團炮一連,受命從寧明愛店翻越邊境的公母山,直插對方腹地。在那難忘的28天戰火中,余仁俊從馭手班到炊事班再到戰斗班,救護、運輸、送飯、沖鋒、潛伏、偷襲、攻占高地……穿越熱帶叢林,攻取支馬、龍頭、祿平,強渡奇窮河,他都在所不辭,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他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火線入黨,榮立三等功。戰后,隨著裝載幸存戰友的綠皮火車開離邊境,余仁俊的心里總有說不出的滋味。自己活著回來了,但卻有無數的戰友長眠在南疆。只要閉上眼睛,浮現的就是那沖鋒的吶喊聲,戰友驟然倒下的場景以及老母親含淚的期待兒子歸來的雙眼……                 

退伍不褪色  著書慰英靈

本想到部隊能有所作為,提個干部,或者轉個士官(志愿兵),可命運卻不從他的心愿,由于他文化水平沒有達到高中,連考軍校的資格也沒有,士官的名字又極其有限。1980年12月,余仁俊帶著復雜的心理,告別朝夕相處四年的戰友,退伍回鄉啦。回到家鄉后,看到家鄉依然貧窮落后,家里的房子還是舊模樣。他下決心要改變這貧窮的家庭。經歷了戰火和死亡考驗的他,拿出軍人肯吃苦、敢拼搏的精神,開始了艱辛的創業歷程。隆冬時節,萬家燈火慶團圓,余仁俊卻冒著冰雪寒風,挑著帶泥的蓮藕,在北京街邊巷口擺攤叫賣。他看到什么能賺錢就做什么,走村串戶收雞蛋,搞散銷、天南海北當二道販子,他以鐵一般的剛毅面對著生活中的各種困難。通過賣字畫、對聯,到印制臺歷、掛歷批銷,經過幾年的拼搏,日子漸漸有了改觀。

1995年,“下海潮”愈演愈烈。任職于孝感市(現孝南區)文化局服務公司的余仁俊做出了令人不解的下海開書店的決定。很快,20平方米的“春秋書店”就在花園中山街正式開張。歷經企業改制、連鎖加盟……小店改成公司,余仁俊成了遠近有名的“老總”。

當“老總”的他總是忘不了當兵的歲月,特別是參戰的日子。他常說: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他從來沒有忘記那刻骨銘心的戰火歲月和曾經共赴沙場的戰友們。那慘烈、恐懼、勇敢、獻身,那軍民魚水情、戰友情、兄弟情,那血與火的激烈碰撞、正義與邪惡的生死較量,那感天動地的浴血奮戰,那一個個硝煙彌漫的場景,仿佛歷歷在目。為了還原那場塵封已久的戰爭畫面,留住真實的歷史,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也為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緬懷在那場戰爭中犧牲的戰友,追憶在那戰火硝煙中守邊御敵的青春歲月,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毅然決然地作出決定:出書奉獻社會。他用了6年的時間,先后百余次赴各地聯絡,發動參加過對越自衛還擊戰的老戰友,編輯出版了紀實史書《戰火歲月——對越自衛還擊戰親歷記》首版、續版及珍藏版。僅《戰火歲月》(珍藏版),就收錄了157位作者的171篇文章,總字數超過150萬字。三版的撰稿作者,達226位。他花光自己所有積蓄,換來《戰火歲月》的問世并公開發行。以自己的行動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以自己的行動告慰九泉之下的戰友,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人生的價值。

忠實履職責   一心為人民

余仁俊從一個樸實憨厚的農民到參戰退伍軍人,從文化單位的職員到文化企業的掌門人,從擺地攤的“游民”到為民代言的人大代表,他憑借軍人特有的氣魄和執著精神,不僅創造出一番事業,更是獲得了孝昌人民的占贊!余仁俊現在是湖北戰友傳媒文化有限公司的法人,退休前任《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楚天報刊發行總公司孝昌發行站站長。還是孝昌縣第三、四、五、六屆人大代表,榮獲孝感市“勞動模范”和孝感市“優秀志愿者”光榮稱號。他是孝昌縣桃園社區“仁俊工作室”會長,孝昌縣人民法院陪審員,孝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評議員,孝昌縣政風行風督察員。他堅持“為孝昌做實事,為人民做好事”的信念,數十年如一日,始終心系群眾。為了方便群眾來提意見、反映情況,他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開設了全市首個“人大代表工作室”,隨時接受群眾意見反饋,詳細記錄并及時反映,他在連續擔任孝昌縣四屆人大代表期間,提出建議100余條,對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和縣域經濟發展等重大問題,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他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作用。對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問題,一定追根到底,跟蹤問效。對于很多熱點和難點問題,余仁俊憑借他特有的執著和犟勁,憑借對家鄉父老鄉親的一顆赤子之心,盡心盡力履行著人大代表職責,和人民群眾心連心。他全心全意做好政府和人民交辦的每一件事情,以一顆熾熱的赤膽之心去履行人民代表的職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人民代表為人民,人民代表愛人民,捍衛了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他不愧是人民的好代表。  

樂善又好施   溫情暖人心

在余仁俊看來,他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當地黨委與政府的支持,更離不開當地百姓的厚愛。他總是懷著感恩和回報社會的心,總想在退休后發揮自己最大的余熱,爭當一名樂善好施,奉獻社會,回報人民的愛心使者。

2013年6月,余仁俊與好友劉志斌商議,聯合發起和創立了孝昌縣志愿者聯合會,致力幫助更多需要溫暖和關懷的人。為此,他也遭到來自家人的不理解和社會上部分人的質疑,謾罵、指責,甚至于冷嘲熱諷。但是,他堅信,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他盡自己微薄之力多做公益,為社會添加一點溫暖,盡力地幫助別人,這是在行善積德,沒有什么不對,因此他理直氣壯地堅持下來。

志愿者聯合會創辦初期,余仁俊費盡心思,找大小企業和親朋好友拉贊助,找基金會尋支持,還拿著自己的私房錢干“吃力卻不討好”的事情。

經過近6年的努力,孝昌縣志愿者聯合會成為湖北省慈善總會的會員單位,將諸多公益基金、企業基金引進了孝昌。聯合會常駐志愿者五百余人,骨干力量百余人,累計籌得善款百余萬元。開展下鄉幫扶志愿活動、暖冬行動等達500余次。為孝昌人民心中源源不斷地注入暖流。

2014年4月,余仁俊到云南麻栗坡祭拜長眠在南疆的戰友,看到邊陲人民的生活依然不是很富裕,回到孝昌后就發起了向云南邊陲募捐“接收愛心捐贈舊衣舊書活動”。這次活動,歷時近5個月,收到捐贈的書包、書籍、手套、棉衣、棉褲以及各種文體用具,共計41大件1037小件。由昆明參戰老兵愛心之家和文山、邱北、硯山和麻栗坡當地志愿者愛心接力,輾轉數千里運抵老山腳下的麻栗坡縣,分別運送至麻栗鎮紅巖、落水洞、豆豉店、沖頭、樓梯寨和猛硐鄉老陶坪以及全縣最為邊遠的董干鎮普弄等村寨、學校,送到了參戰支前貧困民兵、五保戶和貧困學生的手里。云南《映象文山》記者隨愛心人士和志愿者一道,歷時一個星期在邊遠的山村里輾轉數百公里,記錄了這次愛心行動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并以《鄂滇志愿者接力 孝昌滾滾愛心涌邊陲》的六個版面對孝昌志愿者的此次活動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報道。

孝昌縣有位63歲的教師,叫劉新濤,堅守山區教書育人。2012年劉老師被評為孝昌縣愛心教師,2016年被評為孝感市勞動模范。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欄目曾對他進行過報道。《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孝感日報》等多家媒體都宣傳過他的感人事跡。劉老師由于長年累月的加班加點工作,積勞成疾,患上胃癌,住院治療不僅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一身債務。雖得到了相關部門和愛心人士的補貼和資助,仍生活在困境中。自2013年起,孝昌縣志愿者聯合會就一直資助劉老師。余仁俊更是創新的“致敬困境中的行善者”項目,對那些生活艱苦依然長期幫助他人的行善者給予支持和鼓勵,使更多人行善者的動力得以釋放,從而實現人心向善、人人行善的社會風尚。他和他的團隊給劉老師送去春天般的溫暖。在春節期間,該項目還以微心愿的形式幫助更多處于困難中的好人,進一步體現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樹立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讓好人溫暖山區,讓愛心溫暖孝昌。

功夫不負有心人,孝昌縣志愿者聯合會從一無所有發展到今天,己成功對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深圳建輝基金會,中國公益小天使,兒童平安“五防課程”,泉水基金“點亮偏鄉”,北京輕松籌等多家基金會的執行機構,成功引進壹基金兒童服務站、壹基金兒童溫暖包、壹基金凈水計劃、壹基金兒童平安小課堂、壹基金運動匯等多個公益項目落戶孝昌。第一次就獲得壹基金兒童溫暖包357個,占全湖北省溫暖包總數的三分之一。更令人欣喜的是,2018年壹基金兒童服務站總結會上,孝昌縣志愿者聯合會榮獲壹基金兒童服務站優秀執行伙伴機構、最佳資源動員伙伴機構、最佳傳播伙伴機構、孝昌兒童服務站站長朱克軍獲優秀專員四項大獎。從2018年3月開站以來,孝昌壹基金壹樂園兒童服務站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累計服務兒童13620人次,簽到7421人次,完成兒童個人信息登記647人,全年服務時長6430小時,參與服務志愿者213人次,共有12名志愿者老師為兒童服務站無私付出。此外,孝昌縣志愿者聯合會2018年向深圳壹基金申請爭取到了廣州壹加壹愛心會的大力支持。申報的《中國雷鋒報》《好人中國》孝昌工作站,獲批掛牌成立;申報并獲得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煥新樂園”和孝昌縣民政局交辦的“兒童愿景”項目;申報獲得“中國婦女兒童基金會”、“中國僑聯基金會”、“中國公安英烈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一家衣善”舊衣回收項目落戶孝昌;獲得武漢“樂善助學”組織的支持,經過申報、走訪、調研、審核,已成功向孝昌鄉鎮貧困學生發放第一批64名學生每人1500元助學金、第二批60名學生每人1200元助學金。如今,孝昌縣志愿者聯合會正式成為壹基金湖北省救災網絡聯盟會員單位。堅持常態化的開展“敬老愛老”、“扶殘助殘”、“關愛老兵”、“扶貧濟困”、“關愛留守兒童”、“文明交通勸導”、“服務大型活動”、“保護碧水藍天”、“巡河防溺水”、“暖冬行動”等志愿服務活動。孝昌縣志愿者聯合會所取得的這些成績與余仁俊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余仁俊表示,他將憑借自己的微薄之力,發動社會和民間力量,盡力做好慈善事業,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要發揚樂善好施的精神,讓愛心不斷接力。


責任編輯:鄭東啟

新時代公益網歡迎您的訪問

http://www.bhimbernews.net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 你認為本站哪個欄目辦得最好
  • 黃手環行動
  • 青少年兒童
  • 活動宣傳
  • 活動招募
  • 個人專訪
  • 機構風采
新時代公益網歡迎您來稿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相關評論
發表我的評論
  • 大名:
  • 內容:
  • 新時代公益網(bbdnc.com) © 2025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關鍵字:新時代公益網 新時代好人網 新時代志愿者網 新時代正能量網站 志在我心 愿為你動 Email:bbdnccom@163.com 鑫欣電腦科技服務中心 皖ICP備1501936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