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孝昌站訊:新時代公益網專訪:走在戰“疫”一線的湖北省志愿者余軍明
原標題:走在戰“疫”一線的志愿者----余軍明
當戰“疫”的沖鋒號吹響,在孝昌有這樣一群人義無反顧,不懼艱險,沖鋒在前,逆行而上,無畏寒霜,勇于擔當,他們的名字叫志愿者。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寫下“請戰書”,立下“軍令狀”,在平凡的志愿者中,他用堅守筑牢疫情防控的一道長城,用涓涓細流匯聚起全民抗疫的浩瀚海洋。
他就是余軍明,孝昌志愿者聯合會的副會長。
從1月27日開始,他就和志愿者肖兵舟一起去孝感運回馳援亟需物資,壹基金捐贈的一萬個口罩被他們及時送到了孝昌縣防控指揮部。接下來,志愿者發放愛心物資30多批,余軍明幾乎天天開著自己家中的小貨車免費跑運輸,從來沒有用志愿者聯合會的名義加油,都是自掏腰包。
2月17日,余軍明接孝昌縣防控指揮部指令,急需12名男志愿者去花園火車站,完成馳援孝昌的物資裝卸和運輸任務。
余軍明帶領大家到達火車站。看到了北大荒集團捐給孝昌的六個車皮300多噸大米,12名志愿者趕緊開工,車上兩人合力抬到搬運人的肩上,再扛到倉庫去。
一袋大米100斤,不間斷來回往返運送。加上早晨氣溫較低,大家穿的衣服比較多,不一會就大汗淋漓,浸濕了秋衣,于是脫下外套。所有人都帶著口罩工作,呼吸也不暢。如果平時勞動量少的人,不到半個小時就會累倒。
大家一直忙到12:30時,三個小時才完成50噸左右的任務。匆匆吃了盒飯,就接著忙碌起來。
下午,又有志愿者不斷加入進來,再苦再累也沒有人吭一聲。傍晚五點左右,縣文明辦領導陸娟和志愿者聯合會會長余仁俊過來看望大家,也被現場志愿者的艱辛感動得淚流滿面,這一批人勁頭足,耐力強,手套磨破了,腳底磨出了血泡,肩膀磨紅腫了,但沒有一個人叫苦。
脫去紅馬甲,他們也只是普通人,是孩子的父母,是老人的兒女,他們也怕被感染、被隔離,舍小家為大家。但現在,他們扛起的不僅是一袋愛心物資,更是一名志愿者的責任和精神,只為讓更多的人可以在家有生活保障,可以平安的待在家中。
從這一天起,防控指揮部幾乎每天都有卸載任務交給余軍明,他帶領志愿者們在縣農技中心的倉庫連續奮戰了半個月,志愿者的身體已經很累,但都堅持輕傷不下火線。
余軍明每天早出晚歸,最早去跟指揮部工作人員做好銜接,再給志愿者安排任務,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還幫忙搬運。每天干完活后跟指揮部工作人員匯報,銜接明天的活動,最后一個離開。
2月26號開始,他腎結石發作,疼痛難忍,但志愿活動不容缺席,每天需要那么多人卸載外省來的援助物資,身為團隊領導,必須身先士卒,現場指揮。
28號那天,他兒子余實主動請纓,要求參加志愿活動,幫縣防控指揮部裝卸兄弟省份捐贈的生活物資。
想不到從沒干過體力活的兒子,做起事來干勁十足,這讓他很是欣慰。有道是,上陣父子兵,虎父無犬子,父子倆成為抗疫戰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他們連續參加防疫志愿活動已經一個多月了,天天如此,多少還是覺得有些累。但他們說:“疫情不結束,我們不撤退。”
戰“疫”一線的志愿者,他們是沒有盔甲的英雄,用身軀筑就防疫的城墻;他們是璀璨星河中最亮的星,用行動照亮萬千家庭前行的道路;他們是隧道終點的一米陽光,用愛帶來溫暖和希望。
讓我們堅信寒冬定可逾越,春天必會來臨!
編輯:恒心/通訊員:孝昌志愿者聯合會/責任編輯:鄭東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