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江西站訊:關于柴桑區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疫情期間關愛服務工作報告
在疫情期間困境兒童的關愛服務尤為重要,特別是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防疫及關愛工作不容忽視。其未成年子女的關愛幫扶一直是社會組織服務領域重點。柴桑區巾幗志聯會及柴桑區未成年人保護站針對該特殊群體開展了“風雨彩虹*平安春天”行動,旨在加強疫情期間關愛保護工作,幫助特殊群體的孩子平安度過這個特殊的春天,讓他們能夠和其他孩子一樣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人間的真情、身心健康成長。
此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巾幗志聯會彩虹村項目組2月初立即通過電話或者視頻宣傳防疫知識,了解孩子們身體生活學習及心理情況,同時立即建立各鄉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群,依托鄉兒童督導員及村兒童主任力量,日常化密切關注孩子狀態。同時積極聯動愛心單位籌措防疫物資,在區婦聯及民政局的高度重視及大力支持下,對全區14個鄉(鎮、場)39名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進行疫情期間探訪和發放防疫物資,其中25在家,肖海燕、李春蘭、吳利林、李水榮、曹金萍、劉思成、肖剛等項目小組成員參與此次活動。詳細了解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停課不停學”中學習生活存在的困難、身體情況、心理及行為、生活照料、人際關系、學業表現等方面,還對監護人的實際監護能力、收支狀況、資源支持狀況等方面進行了解登記便于日后評估和制定幫扶方案。此次送去防疫物資口罩,消毒洗手液,大禮包和奶品,名著書包,價值一萬余元。
走訪過程中些孩子雖然有監護人,但他們缺少父母的愛,有的父母刑期長達10年以上,有的祖輩監護人年邁多病,監護能力不足,不能輔導孩子的學習,也沒有重視學習的意識,因為壓力還打罵孩子,大部分家庭收入低,孩子的興趣愛好得不到培養......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在心理、情緒、人格發展、認知和社會化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兒童時期是培養心理健康素質的重要時期,青少年時期更是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如何讓生在逆境中的孩子能正確認識自己,有一個健全的性格,能夠正確對待現實,適應環境,熱愛學習,對生活充滿信心。
巾幗志聯會人秉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聯動社會力量,構建支持體系為這群特殊的孩子們提供心理輔導、社會支持、成長規劃、危機介入、生活幫助等專業化服務,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重塑自信,從而能順利的融入社會。
編輯:恒心/通訊員:肖海燕/推薦部門:柴桑區巾幗志愿服務聯合會/責任編輯:鄭東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