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安徽訊:泗縣靜心公益服務中心組織開展親子活動
為了傳承、發揚家鄉文化,了解古泗州段運河的開鑿、整治,以及運河帶給泗縣的繁榮和發展,3月26日,泗縣靜心公益服務中心組織留守兒童走進泗縣博物館,開展了“弘揚家鄉文化 傳承運河文明”家鄉文化系列活動。
走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香古色的照壁上“泗縣博物館”幾個鎏金大字。玻璃柜中展示著的是距今約6至10萬年前的淮河古象牙化石。博物館共三層,陳列了泗縣出土的珍稀文物,介紹了泗縣自建制以來的歷史和發展。在這里,在一件件古舊的文物、碑刻、字畫中,泗縣幾千年的歷史栩栩如生地展陳在人們面前。
隋唐大運河在泗縣留有28.1公里的水道,是運河現存最完整的一段“活運河”,201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古運河帶走了歷史塵煙,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這些年,運河畔發現了許多古物,在博物館內都有展示。
產于各種年代的瓷碗造型不一、顏色不同,仔細查看,能看出不同朝代古人手工技藝的飛躍,能看出時光在其中的流逝。溫潤的瓷器以四面透明的玻璃柜展陳,孩子們得以從不同角度欣賞到不同的美,這些瓷器在燈光下顯得莊重而不失靈動,秀麗中帶著大氣。展板上有關于淮河古象的詳細介紹,再現了淮河流域遠古動物的生存與演化進程,將人們的思緒拉回到神秘的蠻荒時期。
在導游的帶領下,孩子們還觀看并了解了泗州戲的形成和發展、歷史人物和故事、及現當代文化名人及其作品等等。
通過這次活動,對留守兒童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了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孩子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了精神文明的建設,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樸素情感,更有利于學生成人成才。
作者 胡奎/編輯:恒心/責任編輯:鄭東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