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河南站 (公益記者恒心 通訊員 阮妍暉)8月8日上午,自由路小學五二中隊的公益小天使們走進生產后街這條充滿文化氣息的街道,走進“一束光”書店。在這里,開封市煙標協會會長、河南省收藏家協會成員要可老師將給小天使們講述糧票、郵票、煙標等收藏品的故事。
上世紀50年代末到80、90年代,物資匱乏,各種票證成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人們如果需要買米面油,必須出示糧票,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糧票。
隨著改革開放,糧食和其它日用品日益豐富、充盈。從1984年開始,以布票為首的各種票證逐漸離開流通領域。到了1993年,糧票等全部退出歷史舞臺。
小小的糧票,薄薄的一張紙卻見證了祖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見證著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幸福。
雖然小天使們對這一段歷史是陌生的,雖然他們從沒有見過糧票,要可老師的講解卻為孩子們推開了一扇大門,他們透過這一張張薄薄的紙,去嘗試觸摸歷史。他們的臉上充滿著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更有著對祖國美好明天的憧憬。
當糧票等從必需品變成收藏品,祖國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小糧票見證時代大變遷,也已經成為一段遠去的記憶。
要老師還為大家介紹了煙標和郵票的收藏知識,薄薄的一張紙,方寸之間卻大有乾坤:歷史故事、古典名著、祖國山河、花鳥蟲魚……一張張翻過,一張張品味,孩子們興致盎然!
通過這次活動,大家了解了收藏的意義,豐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