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衡陽站訊:周敦頤(周德啟三十世祖)《愛蓮說》游學心得
周敦頤(即:濂溪先生)《愛蓮說》文章成文950多年以來,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您看2020世界電信日(5月17日,也是世界助殘日)這天幾乎是滴雨未下,但幾天前的天氣預報還是雷陣雨或中雨,作出今天活動成行的周啟、張輝(均居衡陽市)和周峻峻(居衡山縣),大膽打出“賞雨”“聽雨“和”觀雨”準備------事實是不是敦頤作者(即:濂溪先生)的《出淤泥而不染》六個字,是不是感動了雙峰縣沿線與荷葉鎮與九峰山的天與地。
全天活動11個小時,大伙兒都感覺滿載而歸,既鍛煉了身體、陶冶了情操,又交了朋友、收獲多多。更是對活動主題大家,借兩個會場(溪江鄉九峰山最高峰正托峰的了望崗亭,石市鎮曾熙故居的書畫講臺),講出了自己的心聲,分享出《愛蓮說》的寫作背景,文學傳承,也通過辯論形式,將《愛蓮說》及其托物言情(聲)的廉文化演繹得如癡如醉。相信通過咱們的努力與人才引進、人才吸納策略,再加上咱們全員齊心合力,一定能夠將“蓮”和“廉”交互式上升能夠再螺旋式推進三到幾個臺階。
咱們四臺車,一共15人早晨7:00,準時從太陽廣場出發,在交通圖標(主要是速度)的規定限度內,8:30提前到達了第一目的地-----曾國藩富厚堂。馬上按預定計劃,背誦《愛蓮說》,拍“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之視頻或照片,有過硬準備的幾位隊員玩起“蓮”字飛花令(如:蓮動下漁舟。接天蓮葉無窮碧。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蓮花蓮葉柳塘西,風定池蓮自在香。。。。。。)。
緊接著,在衡陽縣溪江鄉九峰山最高峰正托峰的了望崗亭(不到10平方米)內,大家在主持人張輝先生(來自衡陽平安保險公司的國學傳承者)又將彭國偉(顧問,80高齡,因故未到現場) 、 周啟(發起人) 、 籌備組長:周峻峰 、 指導老師:劉宏偉、綜合員:張輝 和陳永康醫師等10位隊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特別是 劉宏偉(獨孤老師)老師的反其意而用之,讓九峰山論劍達到了高潮,可惜到了飯點13點10分。
飯后的曾熙故居的書畫講臺的《愛蓮》論道,又讓今天的活動上了一個不高不低的大高潮。 高潮迭起,可惜是:精彩無限,時間卻有限呀。
借用陳醫師(張仲景傳人)的話說:咱們在籌備組的精心組織下,搞得有聲有色,文彩斐然!
以咱們群內一權威領導的詩句結尾吧:
眾人策劃有奇才,
精英一路笑顏開!
曾府帥旗擎乾坤,
女權先驅映紅巖!
九峰雄偉接天宇,
農家渾酒暢雅懷。
三縣暢游人文起,
蓮花盛開我重來
周啟(即:周德啟,濂溪公的第三十世孫)為百忙中15位精英之衡山縣、雙峰縣、衡陽縣一日(20200517)游而作
實習編輯:莫莫/通訊員:周德啟/編輯:恒心/責任編輯:鄭東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