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火無情 人間有愛——阜寧縣歡樂頌志愿者協會幫扶火災貧困家庭側記
她叫劉桂芳,今年78歲,住陳集鎮雙營村五組。她兒子叫張克兵,2018年查有腦癌,治病花光家中20多萬元積蓄,2019年4月去世。她兒媳,2019年7月離家出走,至今未回。她孫子,今年16歲,上初中三年級。與她相依為命,家中一貧如洗。
然而禍不單行,6月22日下午,劉桂芳又因家中電線老化發生火災,僅有的安身之處燒得只剩下焦壁殘垣。
原本就是一個破碎的家而今又無家可歸,真是雪上加霜。一個是風燭殘年的78歲孤寡老人,一個是未成年且不經世事的懵懂少年,如何能經受如此一連串的打擊,他們渴求幫助,他們期待關愛。
6月24日,縣歡樂頌志愿者協會會長陳海霞在得知該戶的困難情況后,立即安排人起草了捐款倡議書,在協會會員群動員會員為劉桂芳老人一家捐款,協會黨支部書記吳必佳帶頭第一個捐了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歡樂頌協會是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很快他200元、你100元、我200元,協會愛心會員們紛紛捐起了款,甚至有的會員沒有紅包,委托其他會員代為捐款。特別是有的會員信息看得遲,在捐款時間截止后,仍然找會長說情,堅持要會長無論如何要收下他們的愛心捐款。他們在微信中寫道:“雖然我們與劉桂芳老人及她的孫子素不相識,雖然我們的愛心微不足道,雖然我們的捐款不足以令劉桂芳祖孫倆擺脫貧困,但我們相信,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希望用我們的真情為他們點亮一盞希望的燈,幫他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陳海霞會長激動地說:“歡樂頌為有你們這樣的志愿者,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愛心不分大小,善意不分先后,你們所捐助的每一分錢都飽含無價的愛心,必將化成一縷縷陽光,匯成一股股清泉,給這祖孫倆脫離困境以無窮力量!”截至6月27日,共有149名愛心志愿者捐款,累計捐款達17100元。
為盡快了解劉桂芳祖孫倆對幫扶的訴求和了解他們受災的實際情況,以便提供精準幫扶,6月25日下午,陳海霞會長就帶領志愿者代表,風塵仆仆地來到三四十里外的劉桂芳祖孫倆家中進行走訪。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志愿者們對劉桂芳的火災受災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和實地勘查。劉桂芳老人不停地流著淚,訴說著近幾年的遭遇和這次的火災。文靜的孫子則一言不發,清秀俊朗的臉龐上一雙清眸顯得有些無奈和無助,同時又透出一絲悲涼、一絲堅忍、一份過早的成熟和一份對未來的迷茫,志愿者的大姐姐們見了又憐愛又心疼。本該盡情享受父愛、母愛的年齡卻過早的經歷了人生和生活的風風雨雨,志愿者們小心地同他進行了溝通,并巧妙地對他進行了心理疏導和人生鼓勵。
通過和劉桂芳祖孫倆的交流,志愿者們明確了他們目前的訴求是燒毀房屋的修繕和孫子上學生活費。陳海霞說:“老人家,您放心,此次我們募集的善款就將用于您房屋的修繕和孩子日后上學的生活費。”
7月6日,協會將首批5000元善款打到了劉桂芳老人的社保卡上,為的是讓老人在這多雨的夏季盡快將房屋修繕好,以便讓這祖孫倆有個安穩的家。
對于老人的孫子,陳海霞會長決定,將其作為困境少年對待,每個月給老人孫子捐助300元生活費,直至18歲成年。期間有其他特殊困難,歡樂頌協會將責無旁貸進行幫扶。此決定得到了協會理事和會員的一致贊成。
愛不需要太多的語言,愛不需要太多的渲染,愛不需要太多的華麗。歡樂頌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一篇篇愛的故事。
實習編輯:山水 通訊員:陳海霞、陳尚清/推薦部門:新時代公益網阜寧工作站/編輯:劉小艷/責任編輯:鄭東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