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安徽站訊:慶八一,穩恒者拜訪抗戰老兵
八一來臨之際,恰逢淮河汛情,“慶八一,關愛抗戰老兵”公益活動在協會的精心協調下,于2020年7月29日8點準時開展。
協會"關愛抗戰老兵"項目組首先來到了五河縣,走訪慰問兩位百歲抗戰老兵。
我們首先來到了沈老家。 與七一走訪時對比,沈老的身體與精神狀態相對好了許多,讓我們志愿者感到非常開心。 除了慰問品,我們還給沈老送上了上次走訪拍的相片。 沈老還高興的給大家展示了被他視若珍寶的紀念章。 沈老夫婦還一再挽留志愿者們一起吃午餐,我們很感激老人家的熱情。
101歲的抗戰老兵王老因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加之兒子常年在外省工作,沒有人照料,就住到了養老院。志愿者們與養老院的負責人進行了電話溝通后,來到養老院了解老人近期的生活狀況,表達了對這位抗戰老兵的崇高敬意和關懷,并向院方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歲月無情,老兵不死,只會凋零。中午時分,志愿者們在路邊簡單的吃了方便面,不顧風雨阻攔,又奔赴固鎮。
抗戰老兵徐老,也是一位獲得政府頒發抗戰勝利紀念獎章的百歲老人,他講述了參加路西區游擊隊,經常同桃河集、沱河集、任橋車站的鬼辮子打游擊的故事,以及受傷之后在靈壁縣老百姓家里養傷,老百姓如何保護他躲避鬼子經常掃蕩的驚險傳奇。
隨后,志愿者們來到固鎮縣中醫院,慰問仍住院的抗戰老兵周老,老人見到有志愿者來看望他,感到很開心。
周老坐在病床上,激動莊重的佩戴著紀念章,向志愿者們認真致敬軍禮,表示感謝。
第一次參與慰問活動的志愿者李永光說,沒有抗戰老兵們當年拋頭顱灑熱血,沒有他們用熱血青春換來的勝利,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慰問抗戰老兵不但是緬懷歷史,不忘歷史,而且也是在激勵我們志愿者要居安思危,勤勉敬業,發揚革命傳統,努力干好本職工作。
天色漸晚,離開固鎮縣,來到蚌埠禹會區,拜訪抗戰老兵鄭老,老人家雖已90多歲,才因腦梗出院不久,但依然身體硬朗,他清楚的記得自己所屬的部隊是第三野戰部隊24軍,陶勇司令員和王建安政委。
8年抗戰,老兵們為了不當亡國奴,穿上草鞋奔赴抗日前線與日軍拼搏,保家衛國,進行浴血奮戰,演繹了一幕幕“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壯場景。一晃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過去的戰爭歲月在老人們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對于他們來說,戰爭的回憶遙遠而又深刻,是自己一生的驕傲。這些昔日的戰場英雄如今卸甲歸家,不管他們如今生活怎樣,但他們身上流淌的那股熱血和中國魂依舊令人肅然起敬,每一位老兵都是一段不朽的傳奇,每一位老兵都是一塊活著的抗戰紀念碑。因此,蚌埠市穩恒者公益協會聯合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多年堅持開展慰問拜訪活動。每一次的看望慰問,都是對于祖國歷史和民族魂的尋根,是對抗戰老兵的一次集體景仰。
時間,才是最殘酷的戰役,沒有人能夠獲得最后的勝利,哪怕是最英勇的抗戰老兵。
我們所能做的所有,不過是趕在與他們告別之前、奉上我們微薄的敬意,不過是爭取讓他們能在最后時光感受一絲人間的溫情,不過是希望他們在生命的最后能帶著驕傲而不是遺憾離開。
感謝愛心司機高姐! 感謝高姐與月月姐愛心捐贈! 感謝胡姐與李哥一路同行! 感謝志愿者們默默奉獻! 感謝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
作者:胡蔚林
(部分文字綜合來源于網絡)
圖片:小穩等
實習編輯:周楓
編輯:恒心
責任編輯:鄭東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