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市縣街小學2016級05班螢火蟲社團全體成員聆聽要可老師講述關于收藏的文化歷史,感受歷史的變化,開闊眼界,了解社會的發展!
我國計劃經濟時期極具時代特色的票證,在20世紀90年代逐步退出了經濟舞臺,完成了歷史使命。以糧票為代表的票證,是中國因長期實行計劃經濟,商品短缺的見證。
8月27日上午九點,縣街小學2016級05班螢火蟲社團的同學不顧天氣炎熱,準時來到集英花園優加星畫室聆聽開封市志愿者協會副秘書長、開封市煙標協會會長、河南省收藏家協會理事要可老師講述郵票、糧票等收藏品的故事。
要可老師將自己多年的藏品給同學們閱覽觀看,現場給同學們講解收藏品的來歷,每個藏品背后的文化歷史背景。大到世界級坦克的收藏,小到郵票、信封、火柴盒的標簽收藏等等,同時還給孩子們展現了我們所有人都經歷過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各個社區、小區的出入證收藏,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所有的這些在我們看來都是一些小小的物品,小到微不足道,但是它卻是我們經過的事實,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各個時代的標簽。
要可老師重點給孩子們講解了郵票的誕生,從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的誕生講到中國第一枚郵票大龍郵票的誕生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糧票、布票等各種票證。這些票證是我國經濟特殊時期的歷史產物,是中國計劃經濟時期的真實寫照,是一部凝重渾厚的中華民族《創業史》。他見證了我國人民在那個特殊的困難時期,人民與貧窮饑餓抗爭的生活史,意義深刻。
孩子們通過要可老師的認真講解后,在認真的翻閱各種藏品,也在熱情的討論著!同學們都很認真的在觀看每一個收藏品!雖然這些在不同歷史背景下產生的物品,對同學們來說都很陌生,從未見過這些藏品,但同學們聽得都很認真,時不時還提出問題,有時還相互討論,大家還都意猶未盡。
通過這次活動,聽了要可老師一個半小時的講解,同學們都受益匪淺,不僅了解到收藏文化的意義,讓同學們開闊了眼界,同時也了解了歷史,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提高了學習興趣。
最后的問答環節,要可老師還為回答正確的同學頒發了自己精心準備的獎品。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滿滿的愛意!在此特別感謝開封市志愿者協會給孩子提供的這次學習的機會!(文 螢火蟲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