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安徽站訊:【三區計劃-社區治理與創新】以社會支持理論為取向 促進社區群眾社會融入
無論年輕還是年老,人們都有著不同的個性和生活方式,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主要的個性和價值觀特點會更加突出。為了加強社區群眾學習能力,增進社會參與程度,2021年3月24日下午,吳忠市利通區新時代文明傳播公益服務中心在金塔社區開展了2020年民政部“三區計劃”與寧夏福利彩票公益金社會工作項目——利通區社區治理與創新項目“小我融入大我,陽光幸福社區”社會融入小組活動第1節。
活動在“相反的游戲”中展開,社工發出相關肢體動作語言,參與的組員需要在最快時間內做出相反的動作,主要鍛煉組員的注意力和反應力,同時打開肢體,提升參與度。
游戲的最后,社工引導大家豎起大拇指,為剛剛的表現點贊。同時向大家表達了衷心的期許:“生活總有不如意,期待晴天卻是細雨朦朧,就像我們的活動一樣,因為天氣原因不得不推遲一天。有一些事肯定是要為之難過一會兒,但只要我們擺正心態,煩惱總會過去的,加油。”
活動進入“五指山”環節,生動有趣的活動表現形式,讓大家樂享其中,紛紛投入到了創造當中。每個指頭長短不同,映射到我們個人身上,也代表了不同的含義,在社工的指引下,大家通過“五指山”進行了姓名、喜好、夢想、最愛的人等內容描述,并在手掌心畫上了自己的自畫像。隨后,組員挨個進行了自我分享。
初次遇見,我們的小組來之不易,為了更好地開展小組工作,大家一起畫上公約樹,寫下小組公約,按上手印,我們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活動的最后,大家口頭表達了自己對未來小組活動的期待。并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寫下來自己對于黨和國家最溫情的祝福。
社區是社會治理和發展的基本單元,也是宏觀社會的縮影。這里記錄著居民最日常的生活,同時是黨和政府服務群眾百姓的“最后一公里”。為增強社區不同個體、群體進行反思性、持續性互動的社會行動過程,增進其社會融入程度,我們倡導社工參與社區基層治理與創新,以社會支持理論為主要取向,通過干預社會網絡來增強個體或整體的社會適應力。
據悉,利通區新時代文明傳播公益服務中心將積極構思打造以黨建為引領的“1+3+X”社區治理與創新新格局,推進社區治理體系自治,突出解決基層群眾問題,使社區居民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通訊員:徐龍/編輯:恒心/責任編輯:鄭東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