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安徽訊:走近全國道德模范張景蘭 延續當代雷鋒精神
她有三種身份,在老同事和鄰居眼里,張景蘭是退休了的處級干部;在路人眼里,她是“拾荒主席”;在眾多接受資助孩子眼里,她是“愛心奶奶”。所有這些看似毫無瓜葛的“形象”,卻相互協調地集合到了全國道德模范——張景蘭的身上。
張景蘭,1948年出生,中共黨員、安徽省人大機關工會原主席。退休后的張景蘭,不計個人得失,每天上街撿垃圾,用并不富裕的退休工資和多年來堅持賣廢品的收入,不間斷地幫助著績溪、金寨等地700多名貧困兒童圓著讀書夢。
三月,學雷鋒的春風已經悄然吹起。3月3日下午,藍蓮花志愿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帶著包河區外國語第一實驗小學的小小志愿者們來到了全國道德模范張景蘭奶奶的家中,近距離感受她老人家的感人至深的助學故事。
一來到張奶奶家里,小志愿者和老師就主動幫助奶奶整理拾荒用品,這些都是張奶奶辛辛苦苦拾來的,用來資助貧困兒童的心血。老師們給張奶奶帶來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錢款,小志愿者們也給張奶奶送去親手包的餃子、自己準備的書畫及手工作品。等忙碌完畢,大家一起坐下聽張阿姨講述她那些用心助學的感人故事。在和孩子們親切的交流中,張奶奶還不忘教育孩子們要頌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好好用品德和知識武裝自己,長大后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更好的回報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在孩子們聽完故事后,與藍蓮花長期合作的愛心理發店獨品造型一行2人給張奶奶的媽媽洗頭理發。老人家已經九十多歲,自從幾年前跟張奶奶拾荒摔跤后,一直癱瘓在床上,全靠張奶奶細心照顧。然而張奶奶也是七十幾歲的老人,幫助癱瘓在床的老母親洗頭理發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獨品造型的孟老板知道情況后,主動報名參與本次活動,為老人家洗頭理發。
等活動結束后,志愿者和孩子們與張奶奶依依惜別。每一位好人都是對我們的一種指引,每一個故事都是對我們的一種激勵。愿我們都能從張阿姨那里學到點什么,體會到點什么,在生活中我們也能為這個社會做點什么。
通訊員:李香蓮/編輯:恒心/責任編輯:鄭東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