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響應政府號召,在小區做完核酸檢測后,我和家人在花市遇到一位看上去非常焦急的老人,根據多年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經驗,我立刻上前詢問,原來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看到我們的到來,老人急切地向我們求助。
可是當我詢問她在哪里住,家里都有誰時,她卻怎么也說不清楚,語無倫次!這是,我的女兒曾蕊看到老人的衣服上寫有電話,就立刻撥打了電話,但對方一直沒接,過一會兒又打還是沒人接。在老人家人不接電話也沒有回電的情況下,女兒撥打了110。看著焦急的老人,孩子跟警察說不用110出警了,我們開車把老人送到城西派出所。
多年參與志愿服務的我,不僅帶動了女兒,也影響了外孫,途中,小外孫趙翊賀有模有樣的、奶奶長奶奶短和走失老人扯東道西,不經意中緩解了老人的情緒。這時,老人的家人來電,我們跟他們講述了老人的情況,讓他們放心,并在電話中向老人家屬介紹了開封市志愿者協會開展的預防患阿爾茨海默病老人走失的“黃手環行動”項目,并互相加了微信,留了電話,告知他們可以盡快為老人申請一支“黃手環”。老人的家人高興地說:“早就聽說有黃手環,這回可找到組織了!”
黃手環行動項目四年來的開展和推動,不僅僅使參與本項目的志愿者對項目有了全面的了解,也對黃手環行動項目所覆蓋的社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遇到老人的求助更是讓我感受到社會對黃手環的需求,也更加意識到我們的志愿服務工作任重道遠。(文 馬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