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安全防護技術
(1)防雷裝置的作用是防止雷電危害。傳統防雷裝置的主要由接閃器(避雷針)、引下線、接地體等部分組成。
(2)防雷接地的作用是把接閃器引入的雷擊電流有效地泄入大地。
(3)對防雷接地的基本要求是: 要有單獨的接地體,接地電阻要小,接閃器到接地體之間的引下線應盡量短而粗。
(4)單文避雷針的保護范圍大致為以避雷針為頂點的45°圓錐體以內空間。
(5)安全電壓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殘的電壓。根據國家標準GB3805-83《安全電壓》: 一般環境條件下允許持續接觸的“實全特低電壓”上限為24V。
(6)觸及探露的射頻導線時,與觸及相同電壓的直流或50Hz交流導線相比,對人身安全影響的大致差別是致死危險性下降,但皮膚容易灼傷。
(7)如遇設備、電線或者電源引起失火,正確的處置方法是立即切斷電源,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8)必須帶電檢修由市電伏電的無線電設備時,應做到: 雙腳與地絕緣,單手操作,另一只手不觸摸機殼等任何與電路設備有關的金屬物品。
(9)當兩手分別按觸電壓有效值相同但頻率不同的電路兩端時,對人體生命安全威脅由大到小的排序為: 工頻交流電、HF射頻交流電、UHF射頻交流電。
(10)電路中的保險絲可以起到過載時切斷電路的作用。把較小熔斷電流的保險絲擅自換成大熔斷電流保險絲是錯誤的,這樣做有可能造成在過大的電流時不能切斷電路甚至可能導致火災。
(11)防止設備外殼帶電危險的措施包括: 將所有的交流供電設備全部連接至一個安全地線、安裝漏電保護斷路器、所有使用交流供電的設備的電源線都使用帶有單獨保護地線端的三線插頭等措施。
(12)在為同軸電纜饋線安裝避雷器時應當注意要將所有避雷器的地線接到同一個金屬板上,然后將這個金屬板接到室外的接地極。
(13)如果通風不良,有爆炸風險的氣體會聚集是常規的12伏酸鉛蓄電池潛在的危險。如果鉛酸蓄電池的充電和放電進行得過快會,電池可能會過熱,甚至釋放出可燃氣體并有可能引起爆炸。
(14)檢修時應注意,設備電源拔掉電源線以后,滿高電壓的電容器仍可能造成電擊。
(15)在自制由220V交流供電的設備時,必要的安全措施是在交流電源入口火線端串聯安裝保險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