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安徽訊:《廢舊手機回收與利用公眾行動手冊》發布會在京成功舉
辦2022年8月11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和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主辦,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互聯網+資源循環利用專委會承辦,上海萬物新生集團協辦的《廢舊手機回收與利用公眾行動手冊》發布會在北京順利舉行。本次發布會的主題是“新‘機’遇 致未來”。
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名譽會長趙家榮,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資源利用和循環經濟處處長程慧強,工信部節能司資源綜合利用處代表,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國家氣候變化委員會委員朱黎陽,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秘書長楊彪,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李邊卓,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秘書長郭占強出席本次發布會。
會議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互聯網+資源循環利用專委會秘書長侯允主持。會上發布了《廢舊手機回收與利用公眾行動手冊》(以下簡稱《手冊》)和《廢舊手機安全回收和環保處置倡議》(以下簡稱《倡議》),旨在向廣大民眾普及循環經濟理念,引導全民踐行綠色生活方式。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國家氣候變化委員會委員朱黎陽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在此形勢下推進廢舊手機循環利用工作,對于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效防治電子垃圾污染、培育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助力如期實現“雙碳”目標都具有重要意義。
協會將充分發揮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企業的宗旨,從加強政策研究、組織協同創新、凝聚行業共識、加強行業自律等方面推動廢舊移動終端循環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秘書長楊彪在致辭中表示,電子產品快速迭代,在改善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形成了一些隱患,對生態環境及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SEE基金會2020年發布的《手機使用與回收公眾調查報告》表明,廢舊手機源頭減量潛力較大,循環利用存在較大空間。本次報告的產出是在前期報告的基礎上,與各相關企業展開的更加深入的調查與研究。未來,SEE基金會將更有效發揮公益環保力量,繼續與各級政府、專家學者、企業、伙伴、還有所有關心環保的朋友們一起,參與手機的回收與處置、為電子廢棄物提供綠色解決方案,共同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政策引領,推動產業綠色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資源利用和循環經濟處處長程慧強在致辭中指出,在技術迭代更新和新消費觀念的驅動下,廢舊手機已成為目前我國乃至全球保有量和報廢量增長最快、最難以處置的電子廢棄物之一。如何實現海量廢舊移動終端的高效回收、高值利用和規范處置,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廢舊手機循環利用產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期、機遇期,廢舊手機實現規模化利用的關鍵技術不斷進步,商業模式逐步升級為互聯網+專業化平臺的新模式,在政策鼓勵、科技支撐、資本助力下,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廢舊手機循環利用呈現出集聚、快速、提質、創新的新態勢。今后,針對廢舊手機循環利用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要從注重政策協同增效、強化科技創新投入、加強規范行業自律以及綠色消費教育等方面著手,推進廢舊手機循環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節能司資源綜合利用處指出,廢舊手機綜合利用對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工信部將從有害物質源頭減量、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體系建設、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等三方面繼續推進廢舊手機綜合利用相關工作。
全民行動,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垃圾管理議題負責人楊子羿對“廢舊手機回收與利用公眾行動手冊”發布背景進行了介紹,他表示,SEE基金會在零廢棄行動上聚焦兩個目標:一是減少我們現代生活的垃圾產生量;二是降低垃圾對環境帶來的污染與破壞。希望動員全民行動,以人人參與的方式構建零廢棄社會的理想狀態。面對手機的回收與處置困境,采用開展公眾問卷的形式調查探尋大家的顧慮與期望,并深入行業調研以回應大家的疑惑,希望通過這種形式邀請并陪伴更多人安全環保地處理廢舊手機,與大家共同推動電子產品的零廢棄。
《廢舊手機回收與利用公眾行動手冊》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秘書長郭占強代表課題組進行了精彩發布。他用十句話概括了《手冊》的核心觀點:我國高度重視廢舊手機循環利用;廢舊手機是一座含金量很高的城市礦山;手機全生命周期造成的環境影響不容忽視;廢舊手機循環利用產業前景廣闊;廢舊手機回收的七種渠道;廢舊手機循環利用的三種形態;廢舊手機非規范處置的環境風險識別;廢舊手機循環利用發展的四大挑戰;廢舊手機循環利用需要企業主動擔當;廢舊手機循環利用需要全民行動。他指出,要加快推進廢舊手機循環利用的高質量發展需主管部門共同發力、企業主動擔當以及全民共同參與,才能形成合力,實現“變廢為寶,循環向上”的共同愿景。行業自律,骨干企業一致行動為加快推動廢舊手機循環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聯合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攜手手機制造、回收、利用、拆解以及信息安全等領域,涵蓋手機全產業鏈的21家骨干企業,共同發起《廢舊手機安全回收和環保處置倡議》,大家決定從手機制造、循環利用、環保處置三個方面提出七條倡議,采取一致行動,以促進公眾積極交投廢舊手機,推動廢舊手機安全回收、循環利用和環保處置,規范廢舊手機循環利用行業健康發展。
發布會上,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李邊卓和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項目總監盧之遙代表倡議發起單位宣讀倡議,到會的14家企業代表均積極響應倡議,并根據各自的核心領域,做出莊嚴承諾,產業規范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為激勵更多企業參與到廢舊手機回收和利用中來,會上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名譽會長趙家榮,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國家氣候變化委員會委員朱黎陽和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秘書長楊彪為與會的14家聯合倡議企業代表現場頒發了“廢舊手機安全回收和環保處置第一批倡議單位證書”。
聯合倡議單位代表一致表示,這個證書,既是榮譽,也是責任,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圓桌論壇,共商產業創新發展圓桌論壇環節邀請了環保部宣教中心首席專家賈峰和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吳玉鋒等行業專家,上海萬物新生集團、榮耀終端、阿里巴巴集團等企業代表,以“循綠而至 抓住新‘機’遇”為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該環節由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項目總監盧之遙主持。
圓桌論壇圍繞發布會主題,以公眾視角出發,邀請專家和企業代表從不同角度暢談了手機安全回收與妥善處置面臨的問題,探討了不同的利益方將如何更好地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方案。嘉賓們從各自的領域,針對廢舊手機回收與利用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發展前景、挑戰和企業與個人的應對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思想碰撞。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互聯網+資源循環利用專委會秘書長侯允在會議總結中表示,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下一步將繼續組織協同創新,凝聚行業共識,通過發布報告、舉辦論壇、制定標準等形式,激勵行業、企業與公眾積極參與手機循環利用,繼續推動廢舊手機循環利用產業綠色發展。
廢舊手機是與移動互聯網伴生的新興廢棄物,加強廢舊手機等新興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效防治電子垃圾污染、培育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助力如期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本次發布會以公益倡導、理念普及為目的,采取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方式,累計觀看直播人數近20萬人,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共鳴。下一步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和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將以本次發布會為契機,聯合社會各界繼續積極推動廢舊手機循環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信息來源:壘土行動/整理: 陳浩宇/編輯:珠城正能量/責任編輯:鄭東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