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公益記者恒心 王廣建)2019年7月5日為高齡老兵送達座便器
韓金顯,今年97歲,這幾年身體健康極具下降。眼睛睜不開了,耳朵也聽不見,可能是缺乏鍛煉的緣故,也不愿意到處走動。
韓金顯是志愿者2017年4月份尋訪到的,并及時向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申請到每季度1800元的致敬禮金。
福微我們倆架著裝著座便器的紙箱,是坐公交去的。到了站點,按提前約好的,韓金顯的兒媳開著電動車等著我們呢;我們稱她為大姐。
與老兵打交道這么多年,總結出老兵得以健康長壽的大概原因:首先是他們豁達寬忍的人生態度,其次得益于老兵子女的孝心。
大姐說:父親抱養了一兒一女;婆姐嫁在阜陽,沒有工作單位,全家靠做小生意為生。老公也快60歲了,因為上有老、下有小的,就出不了遠門。地被征收后,全家也只二畝多,都靠這點地養活,喝西北風都困難。老公是位大廚,平常鄰居有紅白事的請他去幫忙。現在是空閑,就每天騎電動車到阜陽工地上掏苦力。每天雖說掙100多元,也是回來就咋呼著累得腰疼。
到了家,安裝好座便器,扶著老兵坐上去。老兵挺愜意,不愿下來了,兩腿也并攏放在椅子上,身子后躺在靠背上,看上去感覺很舒服。大姐說:那個小座便器是婆姐買的,他坐上不知摔了多少回?有一次沒在家,他摔的把大小便弄得滿地都是……回來都是我擦我弄。包括這夏天洗澡,別看我是個媳婦,其實我就當是個閨女;在娘家,我親爹也沒這樣伺候過。
老兵耳朵背,怪大的聲他也只是勉強聽著。我們拍了照,作好了反饋,便趕了回來。
大姐切了個西瓜,非得讓吃,不吃就不送我們。在路上爽朗的大姐與我們又拉起了家常。我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成家了。說起兩個兒媳婦挺好;婆母娘去世十二年,是在老大家走的。后來,我家的老屋扒了給老二蓋了樓房,他們結婚后都出門打工,我們就搬這住了。小兒媳婦說,奶奶在哥哥家走的,那爺爺就住我家吧。我家這三個孫子都是我操大的,他們一掐奶就扔家出去了。現在大的上初二,小的開學上一年級。這小家伙要是他媽給家打電話讓他接,他都懶得接,與我親的狠。
不覺中,到了公交站點。與大姐說聲謝謝,她就轉回去了……
想想所認識的老兵中,有三位是抱養孩子的。常言說:養兒防老;生身沒有養身重。老兵的子女大多數都是愛心貼心孝心的,唯獨有那么幾個,我們也不好意思點名了。在此只是請他們好自為之,須知“老貓摟著屋脊睡,一輩傳一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