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河南站(公益記者恒心 通訊員師文利)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實提升廣大青少年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和水平,加強青少年對中國宋代科學技術的認識與理解,增進認知“水運儀象臺”的價值意義和運行原理。中華公益小記者項目組根據研學經驗和成果,特設計特色研學項目 “手可摘星辰——了解“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水運儀象臺”。
研學營立足開封博物館一樓“宋代科技展”,由講解員介紹宋代的科技成果,如天文學、機械學、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等,著重介紹“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水運儀象臺”。
7月10日,研學營開營,迎來了金明小學四年級六班和十一班的20名同學。 宋代發達的經濟、繁榮的手工業、考究的建筑、燦爛的文化讓同學們和家長贊嘆不已。1:1復制的“水運儀象臺”恢弘的氣勢、精密的功能,先進的理念更是讓大家嘆為觀止。
通過學習相關的知識,了解、認識以“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水運儀象臺”為主題的宋代科技,感受水運儀象臺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意義,了解水運儀象臺識的同時能夠熟悉其功能和作用,從多個方面對宋代整個歷史大背景進行了解和認識,讓同學們感受到宋代不是只有王朝命運的顛簸,還有詩詞、科技和遠方,從而潛移默化的參與到弘揚傳統文化和宋代科技成就的行動中來。
本次研學設置了特色延伸活動,水運儀象臺造型精妙絕倫,不僅是偉大的科技發明,同時也是建筑中的精品,本研學營特邀“大拇指畫室”專業繪畫老師在水運儀象臺現場為小學員帶來建筑透視畫法初體驗課程。
每個同學都化身小畫家,醉心于自己的創作。同學們的作品讓老師和家長驚嘆。這不僅是專業繪畫課的成果,因為一上午的活動同學們已經將先賢的求實探索精神和水運儀象臺刻入腦海,畫紙上繪制的是每個人對科技和文明的熱情!博物館里長大的孩子穿越歷史,觸類旁通,向古代先賢看齊,心存大志,更有利于成長為通識型的人才。期待更多的少年兒童加入博物館研學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