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近日,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沙堆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獨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獨聯村開展“愛與陪伴”志愿服務。“愛與陪伴”志愿服務項目,讓志愿者給予長者心靈呵護的機會,讓長者為志愿者提供愛與陪伴的機會;讓長者用他們的生命教育志愿者,讓志愿者體味生命的真諦。走心的志愿服務,正澆灌出沙堆文明之花。
從學習中,領悟“三不”原則
活動邀請了國家中級心理咨詢師、資深社工李玉冰老師開展以《心靈呵護困難家庭》為主題的現場教學培訓。李老師深入闡述了“每一個生命都是需要被呵護的,所以我們不分析、不評判、不下定義,就是愛與陪伴”的核心價值觀,教授十種陪伴技術,喚起愛的流動。
培訓結束后,志愿者們分成六組,運用十種陪伴技術上門探訪長者、困難家庭。每一個生命內心都有愛,愛都會被喚醒。在愛中,我們是彼此的陪伴者,使人體驗到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
愛與陪伴其實不難,你只需要——做就好。立刻開始行動,在做的過程中體驗陪伴生命的喜悅和自己的成長;在就好。核心的是積極關注老人,自己的身心靈和老人在一起;愛就好。全然接納老人,愛老人。
從陪伴中,感悟生命
入戶探訪結束后,李老師召集志愿者們總結陪伴感悟。下面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志愿者們的“愛與陪伴”志愿服務感言:
志愿者小林:參加本次志愿服務最深的感觸是感恩,不管命運給予怎樣的安排,都要樂觀面對人生。她感恩熱心人士對她和家人的幫助都非常感恩,她為了家人,不斷克服病魔,樂觀、堅強地生活著。
志愿者阿玉:通過入戶半小時的談話探訪,了解到老人家更多的生活習慣、愛好和需求。例如村內有舉辦白內障免費檢查,我們可以做得更細致,做到逐個老人上門告知,多了解多關心老人的需求。未進行本次心靈呵護探訪前,一直認為該老人家比較寡言,不愛溝通、交流,但通過本次探訪、交流,才真正了解老人,他很善談、愛看書,也跟上現代生活,充電寶、U盤都在用。我發現,認真傾聽、用心聆聽,會有很多意外收獲。
志愿者阿連:老人家見到我們來探訪,很開心,滿臉笑容,他很感謝共產黨一直以來的關懷和愛心。陪伴老人時,老人開心快樂,我們也很開心。通過這次學習培訓和入戶,我更加了解老人的心理需要,我要更努力把工作做好。
讓我們齊做“愛與陪伴”的踐行者,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把志愿服務做到群眾的心坎上,書寫新時代文明實踐沙堆故事。
來源:新會區政府網/編輯:公益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