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河南站(公益記者恒心 通訊員麗)近日,一師附小4.1班的同學們在鼓樓廣場集合整裝待發(fā),9點整,同學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前往生產后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夾弦戲曲博物館。同學們來到這座仿古的四合院,吳筱曼老師接待了同學們,吳老師生動的向同學們介紹了二夾弦的歷史 。
二夾弦戲曲傳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開封地區(qū)的獨有特色的地方戲。在唱腔上有:生、旦、丑、凈均已真聲為主,尾聲翻高假聲,保持著鄉(xiāng)間傳統(tǒng)的風味。吳老師還向同學們示范、講解了小姐上樓、下樓的嬌嬌動作,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
二夾弦充分融合了當地的民俗、音樂、刺繡、傳說的故事于一體,生動體現了開封質樸的文化傳統(tǒng),由于唱腔膾炙人口、優(yōu)美動聽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同學們還參觀了和二夾弦有關的服飾、道具、歷史介紹、演出照……讓同學們近距離接觸戲曲舞臺上的各種道具。最后,同學們和二夾弦的傳承人田愛云老人、講解員吳筱曼合影留念。
祝愿二夾弦戲曲藝術通過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不斷培養(yǎng)和感染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承者,為開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注入新的活力。ㄎ柠悾